【重庆五一技师学院70周年庆特别报道】2008级校友朱恒:赤子心,工匠情,奔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“追梦人”
2021-12-16 19:26:44   来源:宣传部    点击:

眼下正是冬季农闲时节,而在重庆市城口县坪坝镇瓦房村的车厘子园区,却是一片繁忙景象。朱恒正和园区技术人员一起,娴熟地为果苗修枝整形,为来年做准备。

一颗赤子心,一片工匠情。身为共青团城口县委副书记、重庆市恒登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,90后的朱恒常年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,用一颗颗车厘子种出村民的幸福生活,让曾经贫瘠的荒山焕发出无限生机。

 丰收的喜悦.jpg

▲ 丰收的喜悦    

 

育人沃土,匠情承续

谆谆师恩温暖学子求学路

一方教育沃壤,一片赤诚匠情。对于母校,朱恒始终怀有感恩之心。

11岁那年,一场车祸,母亲去世,父亲双目失明,爷爷奶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,日子过得十分艰苦。2008年,朱恒如愿以偿考上重庆五一技师学院。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,他就在心中暗下誓言:努力学得一技之长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然而,在第二学年,贫穷的家就再也拿不出学费。

了解到朱恒的家庭情况之后,学校主动为其减免了学费。班主任王中云也经常鼓励他,让他坚定学习的信心。恩师的谆谆教诲,就像滴滴雨露滋润着朱恒的心。而他也将心中的感恩化作动力,加倍努力学习,以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奖学金。

“我对母校怀有很深的感情,如果没有当年学校的‘雪中送炭’,老师的悉心培养,就没有现在的自己。”回忆往昔,朱恒十分感慨。

而根植于母校沃壤的匠人情怀,更是他可贵的精神食粮,成为他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,一路向前的动力源泉。“母校留给我的是一种锲而不舍、精益求精的精神,一份回报社会、笃行报国的匠人情怀。它是我人生的灯塔,照亮我前行的方向。”

匠情逐梦,助力乡村振兴

让车厘子成为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“希望果”

乡村振兴,是国家重大战略,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。从学校毕业后,朱恒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回乡创业,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朱恒了解到车厘子种植是一个颇有前景的项目。为此,他远赴山东等地,找到当地的种植大户,学习选育、栽培技术。对比坪坝和山东烟台的气候、土质情况,他更加坚定了种植车厘子的信念。

 昔日荒山变身车厘子园.jpg

▲昔日荒山变身车厘子园

说干就干。回乡后,他多方筹措资金,组建团队。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车厘子园终于建成。松土除草、拉枝整形、生物防疫,朱恒每天起早贪黑,泡在园区,用心呵护着这些傲娇的果苗。

春去冬来,寒来暑往。眼看到了收获的季节,一个个快要成熟的果子却开了裂。看着一个个烂果,朱恒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。“车厘子种植技术要求很高,幼苗娇嫩,到了结果期,又怕雨水。”为了防止裂果,朱恒请教专家,建起了避雨大棚,还采取起垄栽培的方法,解决了排水问题。

2015年初夏,第一批车厘子终于成功挂果。看着一颗颗色泽诱人的红果子挂满枝头,朱恒心里百感交集。由于品相佳,味道甜,车厘子销售火爆,很快赢得了市场口碑。

朱恒精心挑选车厘子.jpg    

▲朱恒精心挑选车厘子

以匠人情怀打造行业标杆。如今,朱恒的车厘子产业越做越大,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樱桃哥”。目前,公司拥有种植基地1000亩,苗木繁育基地200亩,园区不仅分布在重庆市城口县、丰都县、涪陵区、开州区,还扩展到了四川省宣汉县等地。公司还与科研院校进行产学合作,获得大樱桃跨区域栽培专利9项,获得商标2项,被认证为绿色食品。

一颗颗车厘子映红了村民们的笑脸。几年来,朱恒以公司+基地+农户+销售的模式,为农户提供车厘子种苗、技术咨询、回收服务,带动农户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以上,受益农户达到1500余人。朱恒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着匠人情怀,让小小的车厘子成为了致富“金果子”。

坚守初心,笃定前行

用青春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

守一份匠情 ,创一番事业。

“尽管现在还是起早贪黑地忙,但看着漫山遍野的果苗,我心里就感到特别有奔头。回乡创业,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发光发热,让我的人生更充实,也更有意义。”朱恒笑着说。

领着农民干、做给农民看、帮助农民赚。对于未来,朱恒有了更远的目标。他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、生态环境建设、农业结构调整、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,坚持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栽,宜果则果、宜蔬则蔬、宜林则林,以农民为根基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,努力将项目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、车厘子文化展示、科普教育、科技创新及产业标准化生产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区,将这份“甜蜜”的事业进行到底,用心勾勒父老乡亲的幸福模样。

“大有可为的乡村是实现梦想的舞台。既然从事了自己热爱的事业,就应当把这件事情做到最好。我会继续扎根在广袤的乡村大地,辛勤耕耘,挥洒汗水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用一生践行工匠情怀。”说到这,朱恒的眼里满是笃定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传授村民果苗种植技术.jpg

▲ 朱恒传授村民果苗种植技术
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【重庆五一技师学院70周年庆特别报道】68级校友薛荣生:在“人技共进”中发扬“五一”风范诠释工匠精神
下一篇:【重庆五一技师学院70周年庆特别报道】金牌美发教练聂凤:以我之才为学校培养更多技能人才

学校公众微信

学校官方网站

学校公众微信

学校官方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