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8日,由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举办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。此次论坛旨在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,围绕把“大有可为”变成“大有作为”,凝聚共识,集思广益,形成合力,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推动职业教育特别是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的高质量发展,建设技能型社会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智慧。到场的各位专家畅所欲言,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、找准目标、明确路径提供了帮助。
▲论坛由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校长孙玉伟主持
专家观点》》》
张亚杭
国家督学、国家“双高”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、重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,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
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。
张亚杭表示,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和产业跨界组合,要坚持走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,更要重视育训并举。所以,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文化传承与创新、社会服务四大职能的过程中,需要注重“职业性”的融入,即以专业性教学实现人才培养,注重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研究,实现技术技能传承和创新,加强社会服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张亚杭同时指出,随着“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”揭牌,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正式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。学校应紧抓机遇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其中,师资队伍的打造尤为重要。张亚杭认为,学校应以“崇德尚技”理念为指引,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,在引进高质量师资的同时创造条件提升学校原有师资力量。并结合学校升格带来的生源组成、学历层次等变化,深入思考教师的提升路径。更要深入学习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文件,谋求学校的高质量发展。
薛荣生
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、执行主任,西南大学教授、研究员
论坛上,作为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、执行主任,薛荣生介绍,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,而智慧自主传动系统则是他在40多年科研沉淀积累基础上的再次颠覆性创新。从智能传动、自适应传动升华到智慧自主传动,开创推出了“牵引力-阻力矩”智慧平衡控制动力系统(又称动力机器人系统),研发了《智慧自适应电驱动系统》(简称WIAAT)系列技术和产品,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、轻型电动车和电动摩托车、智慧机械、智能装备、智能制造和军事装备等众多国民经济领域。
据介绍,《智慧自适应电驱动系统》在自适应变速领域技术专利的数量和价值度方面,在全球主体排名中西南大学主体位居第一;个人在全球自动变速及自适应变速领域发明人中排名第二名。作为重庆五一技师学院68届校友,薛荣生坦言,这离不开“五一人”不断向上攀登、迎难而上的超越精神给他带来的持续影响。
薛荣生表示,未来社会是电的社会,物联网通过电将万物相联起来,智慧自适应电驱动技术作为电力驱动技术的核心,将与人工智能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机器人技术、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机械等技术伴随人类走向未来。因此,职业院校更应关注这些符合未来人工作生活习惯的技术,放眼世界、面向未来,才能与未来职业需求接轨,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郭七一
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专家组长、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工程师
作为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特聘专家,郭七一博士在论坛上以《以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标准为抓手,促进汽车技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》为主题,针对“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”“汽车技术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要求”“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队的集训与选拔”“世赛汽车技术项目标准与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”“世赛汽车技术标准与职业教育的发展”“汽车技术职业教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建议”等多方面进行分享。
郭七一提到,未来面向新时代智能网联汽车,要不断研究汽车在用车市场的变化,牢固树立培养在用车养护维修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;在培养方法上,要始终重视能够解决汽车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,要贯穿整个职业教育阶段;在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方面,要以学习能力培养、学习兴趣培养为主,培养能够面对新技术、新结构、新原理的自我学习能力,与终生学习能力。
同时,郭七一也指出了目前职业院校发展的最大瓶颈,是实践操作能力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,以及双师型教师的落实到位。并表示,学校要强化校内实训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建设,更应该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。
刘伟
腾讯云(重庆)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副总经理,担任重庆工商大学、重庆科技学院等多所大学的专家委员会委员
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,各国纷纷将智慧型、知识型高端产业领域作为打造经济新引擎、带动经济新发展的重中之重。刘伟在论坛上提到,AI产业发展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,数字化经济转型已成国家战略。
刘伟指出,AI产业链可以分为基础层、技术层和应用层,基础层按照算力、数据和算法再次划分,对整体上层建筑起到支撑作用;技术层根据算法用途分为计算机视觉、智能语音、自然语言处理等,是AI最引人注目的环节;应用层则按照不同场景的需求定制开发专属服务,是AI真正赋能行业的方式。
刘伟同时提出,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深度应用为重点,加速AI产业发展的背景下,职业院校应以校企合作、企业主导的方式建设诸如AI、VR等 “新工科项目”热门专业,导入企业人才培养课程及资源,与学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培养人才。
聂凤
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冠军、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
一直以来,世赛被作为指引技工院校办学和发展的一面旗帜,重庆五一技师学院自2012年以来,在国家人社部和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的领导下,以世赛为引领主动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,将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职业培训工作。学校通过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改、以赛促培、以赛促联、以赛促兴”为社会培养出的一批又一批“五一技师”成为高技能人才的代表,走出来一条技工教育高质量的新路子。
目前五一技师学院已拥有4个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,美发项目首当其冲参与世赛,从2011年至今历经10载,跨越5届,荣获2枚金牌、1枚银牌、2项优胜的优异成绩。为中国实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做出重要贡献。
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在即,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“努力办成一届富有新意、影响广泛的世界技能大赛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重庆五一技师学院吹响了进军第46届世赛的“集结号”,正高质量、高标准、高水平地组织开展集训工作,将参赛工作与技能人才工作有机结合,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▲论坛现场,参会人员认真聆听专家发言